欢迎访问宏正法律网!

手机浏览

扫一扫用手机继续看

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博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热点追踪

仿古小镇成“伤疤”,没有文化就难有灵魂

2025-09-30 16:24:43 来源: 作者:
  曾几何时,一座座仿古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拔地而起,被奉为区域开发的“明星项目”。如今,有的却沦为“城市伤疤”,主街冷清,店铺转让,荒草丛生

  曾几何时,一座座仿古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拔地而起,被奉为区域开发的“明星项目”。如今,有的却沦为“城市伤疤”,主街冷清,店铺转让,荒草丛生——9月27日人民网的报道揭示的不仅是项目的失败,更是一种开发模式的破产。

  缺失文化灵魂是很多“挣扎”着的仿古小镇的致命问题。有调查显示,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古镇之间存在相似性。当游客走遍大江南北,看到的却是雷同的仿古建筑、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和似曾相识的商业模式,审美疲劳在所难免。这些小镇的困境警示人们,没有文化内涵的钢筋水泥,终究只是一具空壳。

  这种困境的背后是过度追求短期回报的“地产逻辑”在作祟。许多仿古小镇披着“文旅”外衣,行的却是地产项目之实。结果,文化挖掘让位于土地开发,长远规划屈从于即时利益。正如有关报道所言,项目失败后,这些小镇成为“烫手的山芋”,不仅造成土地闲置,还导致周边居民利益受损,区域公共服务失衡加剧。

  相比之下,成功“破局”的案例给了我们更多希望。河南洛阳洛邑古城逆势而起,秘诀在于深化文化体验。它不是简单堆砌仿古建筑,而是深入挖掘汉服文化,从游客视角打造沉浸式体验产品。在这里,传统文化不是点缀,而是核心;商业价值不是强求,而是文化深耕后的自然结果。

  仿古小镇的建设热潮是一堂生动的文化经济课:传统文化不是可以随意粘贴的标签,而是需要涵养的沃土和悉心培育的秧苗。唯有把传统文化做深、做透,让游客能够触摸历史脉搏、感受文化气息,仿古小镇的商业价值才会水到渠成。

  当下文旅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古镇旅游仍有巨大潜力。但人们需要的是有灵魂、有深度的文化体验,而不是“千镇一面”的建筑群。各地在规划仿古小镇时,应当回归文化本位,深入挖掘地方独特历史文化资源,让每一座小镇都拥有自己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。

 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缺乏灵魂的躯壳注定无法走远。仿古小镇的建设不应成为一轮轮“大干快上”的“政绩工程”,而应成为传承文化、滋养心灵的载体。唯有如此,仿古小镇才能真正成为传播文化、造福百姓的亮丽风景。 

相关阅读

  曾几何时,一座座仿古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拔地而起,被奉为区域开发的“明星项目”。如今,有的却沦为“城市伤疤”,主街冷清,店铺转让,荒草丛生

2025-09-30

  “希望你给我一次为你服务的机会”“鸡排免费,塑料袋6块,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那么我将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”“(鸡排鸡柳)炸不到位,我无法

2025-09-30

  随着“金九银十”到来,汽车行业进入消费旺季。一些车企纷纷晒出“几分钟破万”“一小时破十万”的预售订单,但实际交付却不如人意

2025-09-30

  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、新闻发言人李超9月29日表示,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,推动扩大有效投资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

2025-09-30

热门文章

热点图文

阅读排行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宣传合作 | 人员查询

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,谢谢合作!

版权所有:宏正法律咨询网 备案信息:京ICP备2023016660号-1 投稿邮箱:2416238474@qq.com

Copyright ©2010-2023 宏正法律咨询网 www.hzflzx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