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宏正法律网!

手机浏览

扫一扫用手机继续看

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博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热点追踪

让工业遗产融入现代生活

2025-09-05 13:37:45 来源: 作者:
  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,组织开展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,建立全国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,系统掌握工业遗产、工业主题展览展示场馆、工业旅游目的地、工业版本、

  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,组织开展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,建立全国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,系统掌握工业遗产、工业主题展览展示场馆、工业旅游目的地、工业版本、工业文化资源集聚区等5类资源家底。摸底只是起点,更重要的是把散落在厂区与档案里的工艺与故事重新“点亮”,让工业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“活起来”。这也是工业文化由碎片化登记走向体系化管理、由名录统计走向常态化供给的关键一步。

  把老厂房的灯再次“点亮”,关键是实现历史价值的回归。工业遗产记录着一座城市、一个地区、一个国家的技术迭代与产业发展历史,承载着社会分工、劳动组织、产业文化等“制度性记忆”。工业文化不是“过去式”,它能提供场景、链接人群,转化为创新生态和产业动能。比如通过活化工业遗产,可以把抽象的标准、流程、协作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共教育资源,助力培育工匠精神与规则意识。“点亮”老厂房的灯,方能照见中国工业化的初心与使命,映现几代产业工人和企业家的创业精神,看清一路走来的成败得失与经验教训,走稳当下、校准方向、把握未来。

  “点亮”,不是简单复古,而是活化利用,把名录里的记忆转化为看得见、用得上的公共供给。怎么去“点亮”?与其把老厂房当“展品”,不如完成3个转向:从遗产到资源,把一次性展陈变为可持续供给;从项目到机制,把单点改造变为规则化运营;从记忆到创新,把怀旧叙事变为知识生产与产业赋能。

  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,深圳的工业化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篇章。虽然是一座年轻城市,但深圳拥有许多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存。近年来,这些工业遗产由“尘封的记忆”一步步成为被激活的文化基因。比如,罗湖金啤坊由金威啤酒厂旧址再生,形成“拆除重建+综合整治”的复合更新模式;南山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保留梁柱、窗格、墙体与红砖肌理,坚持“修旧如旧、内容常新”;蛇口价值工厂在保留空廊、筒仓、钢构的前提下,实行分区分时与清晰动线管理,通过社会协商守住原真性;福田深圳市工业展览馆以“固定时段+固定脚本+专题迭代”方式梳理深圳工业脉络与质量文化,成为“深圳制造”的实体化编年史与公众学习平台。

  放眼全国,北京首钢园实现从“火”到“冰”、从钢铁巨人到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绿色转型,上海杨浦滨江完成从“工业锈带”到“生活秀带”的华丽转变,都是敬畏历史、善待遗产的成功范例。这些项目将历史保护、生态修复、文化体验、休闲娱乐、产业创新等多种功能有机融合,实现了工业风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,为如何传承与发扬工业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。

  工业文化,正以创新的方式持续“生产”价值。老厂房的灯再次亮起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的实践照亮了工业遗产活化的路径——让工业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城市生活,成为新的文化景观、经济引擎和创新土壤。实践证明,老厂房要“用起来”,关键要建立健全4个机制。一是让空间自己说话,保留特色元素;二是围绕一条工艺线、一件返工样件,把“为什么这样做才对”讲透彻;三是让更多人进得来、愿再来,通过常态导览与活动策划沉淀稳定客流,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供给;四是把规则前置,对仍在运行或涉敏区域实行分区分时、限流预约管理。四者合力,方能实现可持续的“以用促保”。

  全国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工业文明、弘扬工业精神。那些曾经创造工业奇迹的老厂房,正以新的形式延续使命,讲述中国工业化故事,照亮新型工业化未来。

相关阅读

  近期,两大平台企业的举措引发社会关注:美团宣布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罚款,建立“积分制”正向激励机制替代惩罚性措施;京东为全职外卖骑手

2025-09-05

  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,组织开展工业文化资源摸底调查,建立全国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,系统掌握工业遗产、工业主题展览展示场馆、工业旅游目的地、工业版本、

2025-09-05

  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扰?想读书却静不下心来,翻几页书视线就忍不住飘向一旁的手机;提笔想写点什么,脑海里刚冒出零星想法,就下意识点开对话框向人工智能索要答案;有时

2025-09-05

  景区理应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,让游客为文化、为体验、为情感共鸣自愿付费,而非为“免除痛苦”被迫付费。  仅仅试运行了33天,湖北恩施大峡谷景

2025-09-05

  据报道,目前广东一些学校已不再硬性要求学生统一穿着校服返校。有家长说,开学前就有老师通知,学生只需穿着干净整洁的服装、佩戴好红领巾返校即可。  这

2025-09-05

热门文章

热点图文

阅读排行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宣传合作 | 人员查询

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,谢谢合作!

版权所有:宏正法律咨询网 备案信息:京ICP备2023016660号-1 投稿邮箱:2416238474@qq.com

Copyright ©2010-2023 宏正法律咨询网 www.hzflzxw.com